當心!起病急傳染快,腺病毒來勢洶洶
分類: 最新資訊
潛能詞典
編輯 : 潛能
發布 : 11-10
閱讀 :147
入秋后,全國多地支原體感染高發,各大醫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數量不斷增多。對于網傳“醫院門診中支原體感染呈下降趨勢,而腺病毒感染高發”的消息,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天成表示,支原體感染的患兒仍然很多,腺病毒感染的患者數量雖未超過支原體感染的患者,的確有所增高。王天成指出,隨著社會的發展,感染性疾病的病譜有所變化,傳統的細菌性的感染向耐藥方向發展,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支原體、衣原體、螺旋體以及許多的病毒感染比例就會有所上升,人們還需要做好防護。“腺病毒是一種無包膜雙聯DNA病毒,有A-G共7個亞屬,90多種基因型,能夠引起呼吸道、消化道、泌尿系等多系統器官感染,冬季及早春多見,人群普遍易感,潛伏期一般為2-21天,平均為3-8天,傳染性強。”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醫生丁新介紹。腺病毒主要有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、糞口傳播三種常見的傳播途徑。飛沫傳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;接觸傳播是指手接觸被腺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后,未經洗手而觸摸口、鼻或眼睛;糞口傳播是指接觸腺病毒感染者的糞便。“腺病毒肺炎最常發生于6個月至5歲,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。” 丁新指出,之所以說“腺病毒”來勢洶洶,是因為它通常起病急,病初就可出現39℃以上的高熱,可伴有咳嗽、喘息,有患兒在病后3-5天出現呼吸困難,精神萎靡或者煩躁,易激惹,甚至抽搐,也有患兒出現腹瀉、嘔吐、嚴重腹脹,少數有結膜充血、扁桃體有分泌物表現,重癥腺病毒感染患兒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、胃腸功能障礙、中毒性腦炎或腦病、膿毒癥、噬血細胞綜合征等并發癥,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。丁新稱,尚無治療腺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物,臨床通過病毒抗原檢測、PCR檢測(敏感性更高)及宏基因測序等方法及時診斷腺病毒感染,可給予患兒靜脈輸注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療。此外,感染腺病毒的患兒也可能會合并其他感染,例如支原體感染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等,對于混合感染,合理選用對應的抗感染藥物。在防護方面,丁新建議,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,勤洗手、勤消毒,保持室內通風,戴口罩,避免去人多的地方,避免讓孩子用不干凈的小手揉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避免與腺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觸,合理飲食,注意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