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平時的演練真的很有用!”今晨,溫州中小學臨“震”不亂
分類: 最新資訊
潛能詞典
編輯 : 潛能
發(fā)布 : 04-04
閱讀 :207
“震感強烈,心里很慌張,還好,在老師的帶領下很快集中到了操場,平時的演練真的很有用!”4月3日7時58分,臺灣花蓮縣海域發(fā)生7.3級地震,溫州震感明顯。此次臺灣地震也成了溫州中小學日常防震減災演練、科普的試金石。我市各校老師紛紛在朋友圈曬出學校的做法:有迅速拉起警報的,有帶著孩子有序撤至操場的;還有趁機給孩子科普“加餐”的。左:溫州市第十二中學、右:溫州市蒲鞋市小學發(fā)出“演練有用”感慨的是溫州市第十二中學的九年級學生王佐言。溫十二中科學教師吳翔浩介紹說,地震發(fā)生時,正值學校第一節(jié)課預備鈴響,學生都已坐在教室里等待正式鈴聲響起、上課。突然,在教室里的他一陣眩暈,感到地面在晃動。他看了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,也在搖晃。吳老師的第一反應是地震了,便馬上組織學生有序退出教室。同時間,其他樓層各個班級的學生也在有序撤退。“這是對日常演習的檢驗。”十二中校辦主任朱小飛說,他們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學生進行消防、防震減災等演習,對撤退路線都有明確的要求,平時也會通過班會課、晨會、安全平臺等向學生進行地震等其它安全教育。左上:溫州市南浦小學、右上:溫州市實驗小學、左下:溫州市市府路小學、右下:溫州市瓦市小學當天,溫州市實驗中學的學生聽到警報聲后也迅速做出反應,有序跑至操場。對學生的表現,學校老師大為表揚,“前幾周,我們剛舉行過類似的演習,沒想到這么快上演實戰(zhàn)了,這次,學生們的反應大出我們的意料,他們真的很棒,要點贊。”溫州市實驗小學、瓦市小學、市府路小學、籀園小學、南浦小學等學校,也都在地震發(fā)生時第一時間拉起警報,教職工們有序帶領學生撤離至操場、籃球場都空曠的地方,靜靜等待震感過去,或者聆聽老師們的防震減災科普課。瓦市小學副校長廖貴慧告訴記者,學校經常組織地震以及火災逃生演習,學生都很熟悉逃生流程,這次“實戰(zhàn)”,孩子們臨危不亂,表現很好。左:溫州市中通實驗學校、右:龍灣中學在組織學生撤離的過程中,蒼南縣靈溪鎮(zhèn)鳳池學校、溫州市中通實驗學校上演真情一幕。鳳池學校女教師占愛章在感覺燈在劇烈晃動以后,“瘋狂”跑向各個教室敲門,提醒正在早讀的學生撤離。對自己下意識的行為,占老師說:“就是覺得學生應該先跑。”地震發(fā)生時,中通實驗學校六(2)班有序撤離,但是,林博灝同學左腳有傷打著石膏,教室又在5樓,撤離遭遇麻煩,范凌天、葉浩洋、吳泓辰、蔡喆宏等幾名男生主動請纓,輪流抬著他快速下樓直至安全區(qū)域。“真是危急時刻見真情,我們一個都不能少!”中通實驗學校校長朱小雪在震后感慨地說。作為人員密集單位,學校在地震來臨時面臨的考驗是巨大的,但只要避震方式得當,就可以有效降低人身傷害。溫州市外國語小學專門開啟防震減災科普課程。“老師,在學校里,我們應該如何避震呢?”“發(fā)生地震時,一定要找到可以構成三角區(qū)的空間去躲避,物體越結實,形成的空間也就越大。發(fā)生地震時,無論你身處何處,都應聽從老師的指揮,遵守震時就近躲避、震后迅速撤離的原則,按照平時疏散演練時的動作,快速有序地按預案指定的疏散路線,跑向預案里劃定的安全地帶。”記者:曾云畢編輯:瞿含張審核:林 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