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一碩士研究生導師捐百萬,曾是留美博士,拒絕高薪回母校任教
分類: 最新資訊
潛能詞典
編輯 : 潛能
發布 : 03-22
閱讀 :321
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!一名優秀的老師,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,更要有愛心和耐心,如果自身的成長經歷勵志富有正能量,那就更讓人欽佩了。來自廣西科技大學的陳宇良,無疑就是一位備受同事喜歡和學生歡迎的老師,他是工學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導師,現在還擔任廣西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。陳宇良讓人敬佩的原因,倒不是他的那些頭銜,而是他的勵志成長經歷、以及愛心和感恩之心,一言一行都感染著身邊的人。據中國青年網報道,陳宇良近期向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“希望科學+基金”人民幣100萬元,用于提升廣西青少年的科學素養,自2024年起每年捐贈10萬元,持續10年。陳宇良坦言,自己有房貸,老人看病,妻子讀博也需要用錢。在自身并不寬裕的情況下,為何這位碩士研究生導師要發起這樣一筆捐款呢?其實,這是陳宇良與希望工程的一個“十年約定”。原來,陳宇良出生于廣西貴港的一個農村家庭,由于父親患病,家里靠母親一個人打零工維持生活。2006年考上廣西科技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,2010年考上湖南大學的研究生,由于家庭困難,他最終選擇調劑到了免除他學費的廣西大學讀研,業余時間,還會抽空去高職院校當老師,用自己的力量扛起生活和學習的重擔。2013年,陳宇良以學院專業第一名的成績報送廣西大學讀博士學位,奈何家里實在太窮,他陷入了掙錢為父母治病和追求夢想的兩難境地,學校領導了解其情況之后,讓他申請申請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“廣西青年英才助學金”,申請順利通過,陳宇良獲得了兩萬元的“廣西青年英才助學金”。正是這兩萬元,解了陳宇良的燃眉之急,下定決心繼續追夢,他在廣西大學讀博,獲得了廣西優秀在讀博士研究生出國留學獎學金資助,到美國雪城大學攻讀聯合培養博士。說起來,陳宇良是一名海歸博士。但祖國的培養,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幫助,陳宇良沒有忘記,而是一直銘記在心,并心里種下了感恩的種子。作為一名留美博士,他沒有為企業拋出的高薪所動,而是返回自己的母校廣西科技大學當老師,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后,懷著感恩的心向幫助過自己的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。我覺得,看到陳宇良的成長經歷,以及他的愛心,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俗話說,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陳宇良因兩萬元“助學金”改變人生,在他經濟得到改善的情況下,以50倍的捐贈進行回報,讀研至今,還先后幫助了38名貧困學生。由此可見,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,也是一個善良的人。作為留美博士,陳宇良沒有學有所成之后沒有留在美國,而是回到國內發展,家國情懷很濃厚,更令人欽佩的是,他沒有接受企業拋出的百萬高薪工作,而是回到自己的母校教書育人,培養人才,這樣的情懷和境界,堪稱學生的榜樣,值得我們稱贊。求學期間,陳宇良勤奮上進,實現從寒門子弟到海歸博士的逆襲;工作之后,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,并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130余篇學術論文,其中包括85篇SCI和EI收錄論文,學術成果豐碩。在我看來,陳宇良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,其自身的經歷,可以激勵學生努力上進,鼓勵大家靠自己的汗水和付出實現夢想,其個人價值觀、愛國心和愛心,也堪稱學生們的榜樣,有這樣的老師,學生都會受到積極、正面的影響。像陳宇良這樣的大學老師,真的可以多一些,一方面影響更多的老師,一起為學生負責,引導學生成才,讓家長放心,另一方面,通過言傳身教,他們能夠影響學生們的價值觀和擇業觀。雖然掙錢很重要,但是將自身所學與夢想結合起來,有一顆愛國心,或許可以走得更遠,取得更高的成就,也能影響更多的人。